【專題列表】


人纖紡織業  
紡織遇上科技─開創市場新藍海 2019/11/05
分析研究員:李郁儀
瀏覽人次:1831
關鍵字:人纖紡織、環保再生、機能科技、智慧紡織、智慧醫療
圖片來源:網路資訊

  台灣紡織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從簡單加工出口轉型至以石化工業為基礎之人造纖維產業,目前不僅是全球機能性布料的供應重鎮,近年更以環保再生技術及智慧型紡織品在國際市場占有重要地位。據了解,台灣機能性布料全球市佔率已達七成,Under Amour、Adidas、The North Face、Columbia、Nike、Marmot、Victoria's Secret等國際知名品牌背後皆有台灣紡織業的參與,且在2018年世界杯足球賽前16強隊伍中,有75%使用台灣機能布料。

  依據2019年所舉辦的台北紡織展(TITAS)其聚焦主題包含「機能應用、永續環保、智慧紡織、智慧製造」等四大特色,可了解紡織產業近期發展方向。在機能應用與永續環保方面,台灣紡織業者目前除成功研發出具有超輕薄、防絨、高撕裂強度、高耐磨、超耐久撥水等特性之複合機能紡織品外,亦落實循環經濟概念,將寶特瓶、廢棄漁網與海洋回收廢料透過化學醇解和造粒技術, 再製成環保聚酯再生纖維與尼龍回收纖維,其技術深受國際市場肯定。

  另隨著工業4.0、物聯網與5G領域的蓬勃發展下,智慧紡織與智慧製造已儼然成為成衣產業未來發展亮點;目前智慧紡織有六項主要應運領域,包括運動、健身、安全防護、健康管理與醫療照護、軍方應用、娛樂,而台灣業者則多著重在安全防護、健康管理與醫療照護、娛樂等三面向。而依現況觀之,智慧紡織、智慧服飾雖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已有多家科技大廠與紡織業者開始合作發展智相關產品;且根據IDTechEX的數據統計,2017年全球智能紡織品市場規模為2.4億美元,預期2026年可達32.6億美元,顯示該市場未來發展潛力與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依照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之人纖紡織業近五年排名顯示,前10名中台塑集團囊括三席,包含南亞塑膠工業、福懋興業與台灣化學纖維;而力麗集團則占了兩席,包含力鵬企業與力麗企業,遠東集團則以遠東新世紀入選2018年人纖產業前10名之企業。

據了解,台塑集團產品包含尼龍、聚酯纖維、壓克力纖維等三大合成纖維與相關紡織材料與製品,近年亦是積極投入智能紡織研發領域;而旗下福懋興業近期亦推出結合紡織、電信、電子及成衣製造之「A+智慧溫控衣」,藉由可調控的主動式發熱及發光元件,讓使用者可透過手機、平板、智慧表等3C裝置,調控智慧衣溫度,讓服飾達到保溫的效果。而力麗集團除推出獨家的環保原液染色纖維(Ecoya)聚酯紗線外,旗下力麗企業更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為供應鏈中第一家紡織業者。另外,遠東新世紀則與NeuroSky共同開發DynaFeed的智慧衣,藉由生物感測器與超薄導電碳納米管薄膜的結合,自動追踪人們在各種鍛煉中的生物信號,以此提供準確且即時生理數據。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單位:新台幣億元。

  另依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紡織工業雖因受到產業外移因素影響其產值已由歷年新台幣3,000億元以上水準,自2015年下滑至新台幣2,800億元區間;惟由於衰退產業以勞力密集為主之成衣產業為大宗,而紗線、纖維、布料所受影響較小,故整體營業額變動幅度不大。此外,台灣紡織業目前已朝機能纖維、布料、再生纖維、智慧紡織等高附加價值商品為發展重心;且據報載,Nike、Adidas等全球兩大運動用品巨頭已提出:「到2024年,所有採用的聚酯產品要100%為環保回收材質」,故對於台灣人纖產業發展應可有正向助益。而2019年雖受到美中貿易戰之影響,國際景氣放緩整體訂單趨於保守,然由於台灣紡織廠商著重於運動(Sports)與戶外(outdoor)領域,與中國大陸的棉、毛、絲、麻等商品具有市場區別,故對於台灣紡織業2019年上半年表現影響有限。

  根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指出,智慧型紡織品2016~2024年複合成長率預期可超過35%,且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則將可達到美金93億元。此外,遠東新世紀董事長徐旭東則表示,台灣紡織業具有良好競爭力,靠著科技、創新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原料,不僅僅是一塊布料,亦兼具智慧、功能性與環保特性,故從這個角度而言,台灣的紡織業仍可樂觀看代。且依現況觀之,台灣紡織業及電子業,皆具備完整的產業價值鏈,如能強強結合,將有可能以此創造出台灣下一世代產品的優勢。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