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鞋類業  
美中相爭 製鞋業迎轉單 2019/07/29
分析研究員:吳金英
瀏覽人次:4016
關鍵字:寶成工業;豐泰企業;品牌運動鞋;Nike、Adidas;美中貿易戰;商品關稅;東京奧運
圖片來源:Visual Hunt

  根據World Footwear Yearbook資料統計,2017年度全球鞋類總生產量達到235億雙,較2016年增長2%,87%集中於亞洲製造,中國大陸仍持續以57.5%的占比穩坐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國家之首位,與印度、越南及印尼同列為全球前四大鞋類生產國家。就消費市場而言,亞洲除了是全球鞋業的生產重心,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約占2017年度全球鞋類總消費量的54%,以國家別細分,中國大陸、印度及美國分別為全球前三大鞋類消費國家,其中印度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鞋類消費國家,反映經濟趨勢和其擁有龐大人口優勢。

  由於製鞋業係屬勞力密集產業,因此勞動力的豐沛與否與人力成本,往往是製鞋廠商投資設廠最先決考量的條件。製鞋業原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近年來,為因應中國大陸的勞動力、原物料、土地、燃料等成本價格持續上升,生產佈局逐漸自中國大陸移轉至越南、印尼、柬埔寨及印度等地區。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近五年TOP5000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2019年台灣鞋類業者前二強
《豐泰企業》
  為國內極具規模運動鞋代工廠商,也是美國知名運動鞋品牌NIKE前三大的代工夥伴,目前為NIKE代工的運動鞋占其佔營收比重達8成以上。該公司2018年海內外共生產1.15億雙鞋、年增12.1%,其另在中國大陸、越南、印尼及印度等地均有設廠,藉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其2018年各生產基地的產能比重,分別為:越南占52%、印度24%、印尼14%、中國大陸10%。2019年包括越南、印度及印尼都有擴廠計畫,新承租的越南平順省工業區土地,預計2019年年底動工;另在斗六廠規畫新建的研發中心也陸續完工。

《寶成工業》
  為全球最大的運動鞋及休閒鞋製造商,2018年海內外共生產3.26億雙鞋,高於2017年度3.24億雙,目前在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柬埔寨、孟加拉,甚至美國及墨西哥都設有鞋廠,有鑑於中國大陸工資高漲、越南暴動等事件,該公司斥資新台幣30億元赴緬甸、印尼設廠,落實分散生產基地、善用其它地區低廉的生產環境及強化產能調度彈性策略。目前在越南、印尼及中國大陸分別占總產量的46%、37%和14%(中國大陸製造占比,從2017年的17%降到2018年的14%)。

全球鞋類市場概況

  據調研機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預估,全球鞋類產值年成長介於5%至10%之間,至2018年全球產值可達美金約5,000億元,鞋類產業成長穩定而樂觀;目前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約美金600至700億元,2011∼2018年複合成長率7%,市場分布以北美為主,佔比39%已超越西歐22%。中國大陸、印度與新興市場中產階級擴增以及運動健身風氣盛行,為未來具有成長潛力的市場。

  全球運動鞋市場Nike市占率第一,Adidas排名第二,Nike與Adidas兩大龍頭廠約佔市場58%。2018年Nike營收成長8%∼10%,高於2017年的6%,高於市場複合成長率7%。Nike更訂下於2020年實現500億美元營收的目標,相當於每年有10%的年複合成長率。Nike市占率的回升和產品創新、通路創新、科技投資以及供應鏈調整等方面有關,北美及中國大陸市場營收也進一步成長,線上銷售成長幅度高達41%。

  然近期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由於美國預計將對價值美金3,000億元的中國大陸商品課徵25%的關稅,而中國大陸製造的鞋類包含其中;為此美國鞋業行業協會、美國鞋類分銷商和各大零售商估計,倘若關稅生效,美國消費者將須每年額外支出70億美元。因此國際知名製鞋業廠商,包括耐吉(Nike)和愛迪達(Adidas),以及總部在美國的品牌匡威(Converse)等173家公司,聯署敦促川普結束貿易戰,並在聯署信中表示,警告增加關稅對美國消費者將造成「災難性」影響。

  雖中美貿易戰恐影響未來鞋類銷售量最大的中國大陸需求,但整體而言,運動鞋品牌商需求可望持續回升,加上國內製鞋相關業者因南向腳步早,受關稅直接衝擊有限,且接下來2020年東京奧運題材加持,寶成工業、豐泰企業等製鞋業可望受惠,2019年營收與製鞋總量都有機會創下歷年新高。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