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列表】


飼料配製業  
豬瘟議題發燒,飼料配製營運動能加溫 2019/01/29
分析研究員:吳金英
瀏覽人次:6000
關鍵字:非洲豬瘟;廚餘;飼料;有機;寵物飼料;活禽飼養;大成長城;農生;台灣卜蜂;機能性飼料
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近來中國大陸籠罩在非洲豬瘟的黑色陰霾,仍不見疫情趨緩,加上疫情資訊的不透明,亞洲各國的恐慌不減反增,撼動整個與養豬相關的產業,從原料、飼料、銷售通路到進出口作業。由於非洲豬瘟疫情在國際間蔓延,若豬隻遭受感染,死亡率可達100%,且無疫苗及藥物可治。台灣政府為了防堵廚餘養豬造成非洲豬瘟疫情,農委會正積極輔導廚餘養豬場轉型改用飼料養豬,可望挹注飼料業者的銷售業績。

  飼料產業鏈由於上游原料(大宗穀物),如小麥、黃豆、玉米、豆粕、魚粉等原料多數仰賴進口,經輾製調配等加工後,再混合加工製成不同動物所需營養成分飼料,包含畜產、水產及寵物飼料,其中禽畜飼料是飼料的大宗;另家禽和水產飼料以商品飼料為主,豬飼料則以自配飼料為主。飼料產品中,寵物飼料屬高單價產品,隨著飼養意識的改變,飼主重視寵物飲食問題(品質與成份),飼養模式朝「擬人化」趨勢發展,對此,有機、機能保健、即時鮮食、客製化乾糧等高值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為飼料產業新產品及新服務開創的重要市場。

  依經濟部工業局資料,近年台灣飼料產業產值多在新台幣700-800億元之間。而飼料產業主要受政府政策、技術、經濟、食用油脂與養殖等因素影響,此外,飼料產品因受限於產品型態、保存儲運等問題,故超過九成以上以國內市場為主。另方面,全球飼料行業發展,2012年全球飼料產量已達954.2百萬噸,到了2015年全球飼料產量接近1,000百萬噸。截止到2017年全球飼料產量達到了1,069.7百萬噸。歐洲和亞太地區是全球飼料產量增長最快的兩個地區,兩地較2016年的增幅均為3%。增長主要來自歐洲的豬飼料和肉雞飼料產量的增加以及亞太地區豬飼料和寵物食品產量的攀升。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依中華徵信所近五年飼料配製業TOP10排名觀察,業者多為入榜常客,歷年由大成長城企業(股)穩居龍頭寶座,其近年持續拓增事業版圖,分別於中國大陸與台灣設立新食品廠,於緬甸設立飼料廠、種雞場。大成集團是兩岸重量級食品集團,從飼料廠、種雞場、孵化場、契約農戶至電宰加工一條龍式的生產模式,近年更積極布局跨足食品加工及餐飲通路;2019年更宣布投資新台幣24億元在台灣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興建全新食品工廠,是近年在台灣最大規模食品廠建廠案。

  蟬聯第二名的農生企業(股)主要從事飼料配製、冷凍肉品產銷及電動屠宰等業務。市場行銷方面,該公司飼料產品主要係以自有品牌「農林牌」銷售,由於該公司是全國家禽肉品產銷業者中少數自飼料製造、活禽飼養、電宰、冷凍及銷售一貫作業廠,具垂直整合之生產優勢。

  蟬聯第三名台灣卜蜂企業(股)主要從事飼料、生鮮雞豬肉、肉類加工品等產銷,為因應環保健康趨勢,該公司於2016年初在台中廠增設一條無用藥飼料加工生產線,提供國內養殖產業安全無虞之飼料產品。另因應國內飼料需求,該公司又在雲林縣斗六市擴建具人工智慧的自動化飼料廠,已於2018年2月開始動工興建,規劃該廠將投資新台幣16億元,產能將達48萬公噸,預計於2020年第一季完工投產。

  綜觀來看,TOP10業者幾乎多已朝向垂直整合、橫向整合等多角化經營發展。橫向整合例如大宗物資及原料採購、飼養技術指導、生物科技與研究;垂直整合則有牲畜育種、契約戶飼養、電宰作業、肉品加工及運銷等。這些都讓他們提高了自己的產業水平。近年禽畜、水產或寵物飼料皆以高經濟效益及附加價值產品作為發展目標,飼料業者未來產業趨勢及發展重點如下:
  一、運用智慧科技優化禽畜健康養殖。
  二、寵物產品及服務朝精緻多元開展。
  三、優化供應鏈的創新整合能力。
  四、全球佈局提升經營能力。

  近期受到非洲豬瘟拉警報,國內的飼料業者業績跟著受惠,整體而言,隨著國內外市場對瘦肉精、藥殘、疫情等事件的關注,與國內不斷爆發食安問題,消費者對於安全安心健康肉品需求日殷,未來因應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飼料配製業著除建置飼料追縱追溯系統外,更將觸角往新興市場延伸,並使飼料來源及產品朝向安心、多元、健康加值發展。

     
Copyright© CHINA 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