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reepic
租賃及分期付款業務在台已發展多年,多數人對此融資管道的第一印象即是資金利率高,且僅有體質不好的企業才會依循此管道融資。然而事實上,台灣銀行業金融法規以及內規限制多,許多有潛力的中小企業並無法從銀行貸到足夠的資金以拓展營運,此時租賃公司的出現便補足銀行無法提供的資金缺口。
國內租賃及分期付款業現況
截至2018年3月底,台北市租賃商業同業公會的會員共38家,主要分為四大體系,其中銀行轉投資體系,如遠銀國際租賃、永豐金租賃、一銀租賃等;而企業集團投資體系則有國內租賃龍頭中租迪和;車商投資體系則有和潤企業及裕隆企業等;至於外商投資體系在國內知名的則有歐力士租賃、統一東京等。
目前國內租賃公司分期付款貸款方式主要有三種:原物料分期付款、設備融資租賃及資金貸予,其中資金貸予的方式受限公司法第15條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僅貸款其淨值40%的金額,故貸款方式多以前兩者居多。目前國內租賃業者眾多,競爭相當激烈,而其中爭取客源的關鍵就在於融資架構的彈性以及各家業者徵授信的能力。
依據中華徵信所TOP5000近五年租賃及分期付款業排名狀況顯示,同屬中租控股旗下的中租迪和及合迪、同屬和泰汽車旗下的和運租車及和潤企業,以及同屬裕隆集團旗下的格上汽車租賃及裕融企業皆名列榜上。其中位居龍頭的中租迪和以及其專做營建相關產業的關係企業合迪,已連續多年佔據前二位,而和潤企業及裕融企業在其背後集團資源挹注下,亦常駐在前十名。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說 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因此未納入KY股之合併財報。
海外市場逐漸收割
近年來國內租賃及分期付款業市場成長腳步已趨緩,但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市場仍持續成長,租賃及分期付款商機湧現,促使各家業者於多年前即紛紛投入海外市場,尤其又以同樣為華語地區的中國大陸市場為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在不了解中國大陸當地的企業文化及風險之下,許多我國租賃業者在登陸初期皆面臨倒帳率高、資產品質不佳等問題。不過
在2017年,隨著徵授信經驗的累積,以及中國大陸景氣復甦的因素下,幾乎所有台資租賃業者都有獲利,而其中中租控股旗下的仲利國際及仲津國際即佔了所有台資租賃的總獲利的八成,而其2018年上半年獲利成長率亦相當驚人,持續居租賃業大陸轉投資獲利的冠亞軍,也顯現出其在中國大陸耕耘的成果。 目前海外據點最多且最廣的業者以中租迪和為首,並在中國大陸、泰國曼谷及越南胡志明市皆設有子公司,而隨著我國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啟動,經濟持續成長的東南亞市場勢必成為我國租賃及分期付款業者潛力目標,未來我國租賃及分期付款業海外發展狀況相當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