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智慧型紡品成全球發展重點
目前台灣紡織工業已由早期加工出口,積極轉型至以石化工業為基礎之人造纖維產業,另配合進口棉、毛等天然纖維,發展出完整生產體系,然因台灣原物料缺乏,天然纖維多依賴進口,故我國紡織業生產所需材料多以聚酯絲、聚酯棉、聚胺絲、聚胺棉、聚丙烯腈棉、聚酯加工絲及聚胺加工絲等人造纖維為主。近年來,隨者環保意識抬頭以及科技的進步,人纖產業逐漸往綠能產業發展,藉由回收塑膠製品及農產品廢料再次製成纖維紡織成衣,為永續理念帶來不一樣的創新想像。
2017年雖經歷美國升息、歐洲縮減量化寬鬆規模以及中東等地緣政治衝突等不利因素,但隨者全球景氣緩步上升,以及油價回升,使得聚酯與塑料市場逐漸回穩,且特殊機能纖維為防風、透氣、防水、快乾、彈性貼合等機能衣之主要原料,亦帶動整體紡織業未來發展。此外,在國際品牌Nike、adidas、Under Armour、apple驅使下,智慧型紡品亦成為紡織與電子高度關切之發展重點。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調查,智慧型紡織品2016-2024年複合成長率預估會超過35%,至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美金93億元。
台灣TOP10業者概況 據2017年TOP5000統計,人纖紡織業前10名業者其營收總計為新台幣1,153億元,較2016年同期成長約13.9%,前10名中台塑集團占了三席,包括龍頭南亞塑膠工業,第三名福懋興業及第四名台灣化學纖維,力麗集團亦囊括了兩席,力鵬企業及力麗企業分居第二及第六名,第五名則為遠東集團的遠東新世紀。
南亞塑膠工業主要經營塑膠製品、纖維製品、化工及電子材料及四大類製品,為目前全球最大塑膠加工廠之一,而其聚酯纖維產量則為世界第一。2017上半年鑒於國際各大品牌銷售尚未復甦,使得其聚酯產品訂單疲弱,幸下半年度國際需求逐漸增溫,雖有中國大陸廠商加入,使得市場競爭激烈,然因聚酯棉、聚酯絲等產品具有較高差異性及高價值等優勢,仍能維持穩定銷售及獲利。目前該公司除積極研發綠能產品外,亦積極與國際品牌合作,拓展其銷售管道。
力鵬企業隸屬於力麗集團旗下之子公司,以尼龍粒、尼龍絲及平織布為主要業務項目,該公司著重於品質管理、環境保護及工廠安全衛生管理等理念,目前已通過ISO 9001、ISO 14001以及OSHAS 18001等認證。近年來,為順應市場潮流以及響應環保理念,該公司亦積極研發具有節能與再生環保等高附加價值與功能性產品,其商品包含利於環保回收之晶漾醚、具抗菌效果之銅抗菌尼龍紗與綠色回收之尼龍回收紗等,皆深受市場歡迎。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說明:本表係根據公司之年度個體營收排名。
資料來源:中華徵信所徵信資料庫及近五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
業者聯手結盟出招 根據2016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全球最大成衣出口國以中國大陸為主,其次為歐盟、孟加拉、越南、印度;台灣則位居全球第33位,為了增加競爭力,國內紡織業者紛紛轉向開發高附加價值之功能性布種,以區隔價格競爭。在纖維製造方面,台灣人造纖維年產量約占全球市率2.9%,僅次於中國大陸、印度與美國,居全球第4位,近年來總產量雖有逐漸衰退跡象,但仍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台灣區人造纖維製造工業同業理事長表示,台灣紡織業的未來應著重於快速反應市場需求之特殊精緻化機能布料,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紡織市場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其中又以環保、科技、機能紡品為產業未來主要趨勢,另為了因應穿戴科技全球發展潮流,國內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在經濟部專案支持下,
於2016年5月成立台灣智慧紡織品聯盟,其成員涵蓋紡織、通訊、電子以及設計等領域業者,共同為國內智慧紡品奠定發展基礎。目前在該聯盟協合作下,已推出可提供24小時生理監測智慧衣,並結合長照、醫療照護等領域供應鏈,發展出具高加值化之智慧戶外服飾與救難服務技術,期許能藉此與國際戶外用品應用市場接軌,為台灣紡織業邁向下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