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可不重視的「資料庫運用」 什麼是「資料庫運用」呢?許多人利用資料庫,來做業務名單的開發。其實除了開發客戶,資料庫的資料還能進一步統合運用,將客戶依不同類別歸檔、區分,進一步看出脈絡進而掌握潛在商機。資料庫對企業來說,在行銷開發上更是一門學問,對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重要。
簡單來說,我們可從資料庫中挖掘隱藏的訊息、產業的發展脈絡,以及瞭解顧客行為、做好客戶關係管理,還能幫助企業制定決策,增進商機並提昇企業競爭力。更進階一點,資料庫更可以應用在商業客戶分析、廣告分析、追查犯罪、風險管理、網路訊息分析、製造過程掌握等。
我們可以從大量的資料庫中找出相關的模式,並自動地萃取出可預測的資訊。可以利用完備的統計與技術,來建立能自動預測顧客行為的模型,同時還能與資料倉儲結合,發展出有價值的商業用途,可見資料庫之廣泛,不可不正視。
中華徵信所長期以來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廣泛蒐集、建置、更新的商情資料庫,是台灣深度研究兩岸產業及企業發展競爭力的最大數據商情資訊。不但每年提供超過90萬家的兩岸企業資料、財務報表,及台商重要財務指標,更是唯一結合台灣集團企業完整的研究資料。中華徵信所的資料庫分為四大核心(如下圖),利用不同的屬性將企業進行定義整合,在企業與企業、或是產業與產業之間,透過資料庫的關係連結,能更有效率尋找使用者需求的資料,無論任何行銷與商業分析行為,都可以透過資料庫進行。

台灣經濟先行指標「TOP5000」
就中華徵信所資料庫之中,以「TOP5000排名資料庫」最為著名,所謂TOP5000是指中華徵信所針對年營收1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所進行的排名調查,最後以營收淨額排名取其前5000家公司,故稱為TOP5000,或稱5000大企業。TOP5000排名,目的在於比較大型企業經營良窳及對競爭力的檢驗。
5000大企業總體經營的好壞,相對是台灣總體經濟的縮影,因而5000大企業的績效,絕對是台灣經濟的先行指標。 另外,「集團企業研究資料庫」是中華徵信所研究集團概念,使用者能看到集團企業每年的演變。集團企業的排名,也不只代表集團企業勢力的消長,更擴及到集團企業在全球版圖的擴張;集團績效的呈現,則相當程度反映集團企業的全球競爭力。藉由集團資料庫的整合,以簡易而有用的數據資訊,盡可能呈現各集團最完整的現況,給予使用者一個全新的視野,更多元化的資訊。
在業務開發的運用方面,資料庫中的資料需要有人定期更新與整合,針對好不容易收集而來的企業資訊,
定期保留住最新、最完整的資料,以更新企業狀態──資料庫更新頻率快且可信度高,才能提供使用者一個創造驚人業務所需的所有數據,有效安排理想客戶開發名單,並做好拜訪前準備,將時間做最有效的利用。
如何善用各種資料資源,作為企業決策參考,是目前大數據時代重要的課題,無論行銷、業務銷售、客戶行為分析等,都需要善用資料庫,利用資料庫協助企業制定決策,即可增進商機,提昇企業競爭力。